微信公眾號著力提升運營質量 平臺競爭加劇凸顯內容優勢
最近,微信公眾號頻頻推出升級改革舉措,先是通過改版讓用戶直接看到訂閱號的內容,隨后又開放轉載功能還能直接贊賞作者。雖然很多公眾號運營方對微信的改版難以適應,但從一系列舉措來看,微信希望通過改革更好地提升內容質量,提高用戶對微信公眾號的打開率,從而應對日益激烈的內容平臺的競爭。
公眾號再度拉開改革大幕
6月26日晚間,微信官方在公眾號宣布,贊賞和轉載功能進一步升級。一方面,為進一步鼓勵原創作者,贊賞作者的原創文章,被轉載時文章底部會出現贊賞模塊,贊賞收益歸原創作者;另一方面,簡化轉載流程,公眾平臺推出開放轉載功能,原創作者將文章設置為開放轉載后,所有公眾號都可以直接轉載。
而在不久以前,微信在AppStore更新的6.7.0版本中,公眾號功能升級成為關注焦點,在這輪升級后,用戶可以直接瀏覽訂閱號的消息。改版后,每個公眾號最多只顯示兩條推送文章,剩余幾篇推送內容將被折疊起來,只有用戶進行點擊才能打開展示。這意味著,微信公眾號頁面更像是很多APP的資訊展示頁面,按照時間順序的信息流模式進行閱讀。
據悉,這是繼2013年,微信5.0版本首次將所有的公眾號“折疊”至訂閱號后,影響最大的一次改版,很多公眾號運營商者對這樣的改版感到“水土不服”,業界和用戶對于此舉也是褒貶不一。但從微信方面的考量來看,這次的改版并不僅僅只是出于觀看模式的改變,而是有更多意圖。
推動內容改革提高用戶主動性
對于微信來說,此次的改版更多的是出于提升內容質量和提高微信打開率方面的考慮。現如今,微信公眾號依然在內容平臺的競爭上占據重要地位,不管是傳統媒體還是自媒體,都將微信公眾號看作是重要的報道傳播根據地,但不可否認的是,微信公眾號的閱讀數和影響力都在下降。
根據新媒體內容創業服務平臺“新榜”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微信公眾平臺平均閱讀數下降24.1%。同時,第三方平臺侯斯特發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微信公眾號圖文群發數據報告》顯示,微信公眾號平均閱讀量只有不到5%,上年同期這一數據是12%左右。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據《2016年度微信公眾號數據洞察報告》,2016年公眾號數量達到1777萬,同比增長32.1%。雖然公眾號的數量一直在增加,但傳播效果卻開始下降,隨著內容平臺競爭的日趨激烈及短視頻的日漸興起,微信公眾號的優勢地位逐漸受到沖擊,采取必要的手段來鞏固自己的地位也是情理之中,由此也引發了這一輪的改版。
微信希望通過這輪改版,刺激內容運營者不斷加強對內容質量的投入,通過展現方式的改變,激發各大公眾號之間搶占版面和眼球的競爭。不僅如此,內容一直是公眾號重要的根基,運營者想要奪回用戶的青睞,首先就必須在內容運營上更多地下功夫,而改進內容重新吸引用戶的同時,也有助于幫助公眾號本身拉回更多閱讀和用戶。除此之外,內容版面的改變也有可能刺激用戶提高頁面打開率,用戶為了不錯過喜歡的公眾號內容的更新,將會頻繁打開頁面進行搜尋,側面上也幫助微信搶占用戶的閑暇時間。
內容平臺爭奪大戰正在打響
眾所周知,“頭騰大戰”已成為近來互聯網較為激烈的爭鋒,圍繞著騰訊與今日頭條的矛盾日漸激化,而今日頭條孵化的各類短視頻平臺又在短時間內搶占了大量用戶市場,引來了大批流量,這對騰訊而言頗感壓力。現在,微信公眾號進行升級改版,很難不讓人將騰訊的意圖與此次大戰勾連在一起,隨著公眾號數量的日益增多,同質化、質量一般的內容開始在平臺上大量存在,這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用戶的審美疲勞,與此同時,短視頻之風兇猛襲來,娛樂風向的轉變又帶走大量用戶。用戶的流失連帶著也影響到公眾號的廣告收益,一系列問題讓公眾號也更具危機感。
雖然“微信之父”張小龍曾公開表示,微信不做信息流,但還是有一些觀點認為,改版后的微信其實已經變成類信息流的風格,與今日頭條有些相似。內容平臺的大戰早已點燃,隨著內容展現形式的日益豐富,用戶的娛樂體驗也更加多樣化,各大平臺間的競爭必然會更加激烈,未來會導致怎樣的結果,還有待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