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之泰移動互聯營銷之“汐源茶話會”
近日,由寧波原之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主辦的“移動互聯營銷茶話會”于12月31日在寧波月湖盛園汐源茶文化會館舉行。
汐源茶文化會館是寧波目前裝修最有設計感的一家茶館,坐落于浙江寧波海曙月湖盛園帶河巷41號3樓。汐源、惜緣,諧音也。從推開大門的那一刻起,就有驚喜不斷呈現。一杯茶、一個壺、一盆小花、一個小擺件……每一處細節都能體現主人細膩的心思。在這里飲茶,可以聽聽佛經,也可以現場聽聽昆曲,在《牡丹亭》蕩氣回腸的曲調中,感悟人生的意義。在此舉辦茶話會,與專家探討事宜無疑是最佳選擇,今后汐源茶文化會館將作為原之泰茶話會的永久會址。
茶話會伊始之際,原之泰王總表示:“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朝著社群時代發展,社群時代的社交關系是一種全新的信任關系,處于現實社交的熟人關系與虛擬社交的陌生人關系之間的交叉地帶。社群成員的信任追捧,主動參與,口碑傳播和消費買單,構成了社群經濟的基礎。故而我司擬推出移動互聯營銷平臺,讓社群成員間的互動保持粘性,帶動整個社群經理的發展。”
浙大理工學院李教授緊接著發言表示:“確實如此!傳統互聯網時代的競爭,是基于用戶規模的平臺競爭。誰擁有用戶誰就擁有一切。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社群,卻有新的競爭特征。社群運營者可以通過對人性的深入洞察和敏銳捕捉,進行特定需求的深入發掘,對人群進行精準定位,做無限多的垂直平臺。尋找差異化定位,抓住最具痛點和引爆力的小需求,打造獨具特色的社群,為最精準的群體服務,是社群營銷之道。”前澳大利亞聯邦科學研究院龐博士則認為,“2015年,大數據毫無疑問是個熱詞,不僅僅是媒體和業界在討論,政府也出臺了相關的政策,企業界也對大數據產生了極大的熱情。一片繁華的景象,充滿了無限的可能。但認真思考一下,在我們熟悉的營銷行業,大數據到底用什么形式帶來了哪些具體的價值?互聯網時代的大數據資源是非常豐富的,但是企業內缺乏專業的數據分析人員,不妨與學校建立戰略合作,利用多種模型工具對大數據信息進行梳理整合,從而挖掘出其潛在的需求與價值。”
世紀華科鮑總談到,“我們可以利用微信的強交互性,讓客戶通過對互動流程、環節和方式的設計,運用各種營銷活動,實現與用戶的互動交流。移動營銷平臺符合微信娛樂性強的產品本質,為商家定制無數種營銷工具。商家只需發起營銷活動,即可對已有客戶進行二次營銷,通過不斷更新補充工具,用戶可以反復參與,并可帶動周邊朋友一起分享,從而形成極強的口碑營銷效果。”
經橋軟件董總表達了對該項目的贊賞,“我司日前雖未涉及到微信營銷方面的技術開發,但是此營銷平臺個人認為非常可行,愿意與原之泰協作打造,讓該營銷平臺真正的服務于每個客戶,并保持階段性推陳出新。”
茶話會尾聲,龐博士感嘆道,“移動互聯網時代對企業來說是個絕佳機遇,同時也是個巨大挑戰!聽聞各位企業家的規劃,龐某著實敬佩!”2016年即將到來,勢必是個好的開端,祝福各位企業家,也希望校企戰略合作能為雙方帶來相應的成果!”
與會嘉賓: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李興森 博士/教授
前澳大利亞聯邦科學研究院 龐超逸 博士/教授
寧波原之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王幼美 總經理
寧波世紀華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鮑科設 總經理
余姚市經橋軟件開發有限公司 董學軍 總經理
專家簡介:
(1)龐超逸
1960年生,博士。澳大利亞聯邦科學研究院(即國家科學研究院)教授級資深科學家,博士生導師,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客座教授。墨爾本大學 榮譽學者、ACM(國際計算機協會)高級會員。澳大利亞國家健康醫療研究科學基金評委,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主編委,第14屆亞太互聯網 國際會議展示主席,2012國際健康信息科學大會程序主席。
龐教授長期致力于算法、電子健康、數據安全及隱私、數據倉庫、數據整合、數據庫理論及圖論等領域的研究。主持參與澳大利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邦科學院旗艦項目及工業項目15項,發表論文50余篇,獲得國際發明專利2項,指導博士生及訪問研究員10余人。
(2)李興森
1969年生于革命老區山東沂蒙山區,山東沂水人,教授、高級工程師。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博士、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計算機應用碩士、浙江大學能源工程系學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可拓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秘書長,浙江省創造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國際MCDM、IEEE學會會員。現任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可拓創新方法學、智能知識管 理與數據挖掘。
以可拓學為方法指導,承擔及參加省部級以上項目8項,其中國家級項目6項,發表論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錄26篇,專著2部。其負責或作為骨干參 加的信息化項目被評為中國十大信息化建設標桿之一,獲中國企業信息化500強“最佳信息化戰略獎”、“最佳技術戰略獎”、“中國信息化建設項目成就獎”、 “中國信息化進程突出貢獻獎”、“最佳供應鏈管理(SCM)應用獎”等獎項。